首页 · 资讯 ·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推动体育文化高质量发展
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2024-05-20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了“七个着力”的要求,其中明确指出要“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体育文化作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助推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进入新时代,体育文化事业内涵日渐丰富,体育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行进在新征程上,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精准把握思想精髓要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培育中华体育文化,深化体育改革,践行体育强国战略,履行体育文化宣传职责,强化创新意识,主动探索新时代体育文化建设规律,推动体育文化高质量发展。

一、思想引领,以高站位谋布局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为繁荣发展体育文化提供了思想引领,为加快推进体育文化事业和体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随着体育强国全面推进、全民健身战略深入实施,人民群众参与体育的热情日益高涨,体育的生活化与教育化已深度嵌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为体育文化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厚土壤。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行动引领,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高站位谋篇布局,紧紧围绕体育强国建设目标,贯彻落实总局各项工作部署,完善体育文化发展工作机制,发挥党委对体育文化事业发展领航把关作用,切实加强党对体育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做好体育文化发展顶层设计,着力在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运动项目文化研究与宣传推广、体育文化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体育博览会、体育博物馆平台建设、体育文物、体育档案收藏与利用、体育文化创新产品、体育文化展览展示教育平台、体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等方面,肩负起统筹指导协调全国体育文化工作的重要职责。

二、深化理念,发挥体育文化价值

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要“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实现体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要坚定文化自信、形成高度的体育文化自觉,弘扬北京冬奥精神,丰富中华体育精神谱系,充分彰显体育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培育中华体育精神、讲好中国体育故事,以体育文化展览展示、体育文学、美术、电影等文艺创作、体育文化赛事等实践活动,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凝聚思想共识,以体育旅游等休闲服务、国货潮牌体育文化创意产品等体育用品,满足群众美好需求、提高生活质量,以各类体育博物馆、展览馆等为平台载体,以体教融合等教育模式激发青少年体育活力,践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体育文化建设要立足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全局观、战略观、辩证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民共享体育文化丰硕成果。坚定以习近平文化思想统揽体育文化工作全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中华体育精神为内核弘扬体育文化价值,彰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主体性,不断增强我国体育文化软实力,助力中国体育国际话语体系建构和体育国际话语权有效提升。

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中国体育博物馆立足体育文物藏品及档案资源,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的号召和思想,深入研究挖掘文物藏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组织策划了以“中华体育文化展”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展览及活动先后在海南、北京、杭州、苏州等地陆续开展,展览及活动丰富多样,将奥运冠军主题活动、中国传统年节民俗文化、体育特色互动体验贯穿全程,线上线下辐射人群超千万人次,有力促进了体育文化在全社会的宣扬与传播,让更多人民群众共享体育文化发展成果。

三、布局优化,构筑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体育文化产业一方面肩负着增进人民福祉、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另一方面承载着培育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体育文化产业立足于扩大内需,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正加速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深度广度布局。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体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要聚焦新的文化使命,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发展特征,加快形成体育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涵,加快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构筑体育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实现体育文化产业与数字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催生体育文化产业的新模式、新业态、新动能,满足多元化、高端化、健康化体育消费需求。构建体育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新模式,搭建体育文化资源共享平台,推进体育文化产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以运动项目文化产业为主体的新业态,打造重点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示范工程,推进运动项目文化规范化建设;增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积极开展“体育赛事、体育旅游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等活动,规范化、标准化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评审与考量,充分发挥体育旅游促进体育消费的重要作用,构筑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是体育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经过十余年的耕耘、培育、改革、发展,博览会已形成展览规模超5万平方米、观展人数超16万、交易额度破27亿元的格局和规模,博览会将持续发挥平台作用,以体促文旅,推动体育消费实现新跨越;以数字赋能体育文旅,展示全球体育产业新发展前沿;以体育文旅共融合,绘就全民健康新蓝图;以交流合作促发展,拓展体育文旅产业国际市场新空间,搭建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高端化的体育文化、体育旅游展示交易平台。

四、统筹考虑,提升体育文化服务质量

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要“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升体育文化服务质量重点在于提升体育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和增强体育文化综合服务能力,充分激发体育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体育文化服务作为体育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和具体实践平台,承载着传承、弘扬和创新体育文化的重要使命。在提升体育文化服务质量的过程中,除了应精准找到体育文化与体育服务的结合点,还需辩证地处理两者的作用关系,进而牢牢把握体育文化发展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战略定位。要聚焦体育文化服务质量,遵循供需匹配原则提供特色体育文化服务,有效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体育需求,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利用线上线下多元渠道和形式积极宣传公平竞争、团结协作和顽强拼搏等体育精神,切实提升体育宣传工作质效,为体育文化服务供给营造良好氛围。在充分考虑城乡类型、用户画像和消费能力等方面的基础上,主动构建与推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体育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提高体育文化服务供给的覆盖面、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大数据、大模型、大算力等技术深度挖掘与利用体育文化资源,加快体育文化服务的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体育文化服务质量,加快推进体育文化高质量发展。

城市体育文化建设、体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是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当前工作的创新与重点突破,从论证山东临淄“古代足球的发源地”到认证云南蒙自“中国第一块红土网球场”,再到江西瑞金、于都举办的全国首届“红色体育大会”,充分挖掘地方“地标性”体育文化项目,围绕特色文化项目打造“城市体育名片”,为城市发展注入了创新发展的“新鲜血液”:奥运冠军助力宣传地方特色文化产品、旅游产品、农产品,特色运动项目为绿水青山“增金添银”;新奇有趣的体育文化产品吸引了更多新时代新青年,提振了体育消费……体育文化建设为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提供了更多内容模式,激发了更深层次的发展潜能。体育文化的服务功能日益凸显,未来,必将大有可为!(作者系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中国体育博物馆馆长 黄金)(转自5月20日《中国体育报》07版)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编辑:cxl
阅读:32
图片资讯 更多>>
  • 6FX3002-5BL02-1AD06FX3002-5BL02-1AD0
  • 6FX3002-5CL01-1AD06FX3002-5CL01-1AD0
  • 6FX3002-2DB10-1AD06FX3002-2DB10-1AD0
  • 青春奉献、温暖传递,华理志愿服务进行时